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新型城镇化助推城市优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助推城市优化发展
2013年11月20日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正式迈入城市社会,从而拉开了新一轮发展与改革的浪潮。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连续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结合哈尔滨的发展条件及潜力,在继续推进追赶式快速城镇化基础上,应优先通过不断优化其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实现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和发展质量的根本好转,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哈尔滨在城市体系中的重要性,从中国经济末梢迈向开放前沿,重塑昔日辉煌。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确立重点产业集群
以产业集群为平台,整体提升哈尔滨的产业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国有企业运行机制转变。产业集群的选择不仅要立足于发展现状,更需要审视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为此需要从本地产业发展与产业链条、本地优势(特殊)资源与市场需求、现代产业与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和产业间竞争态势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哈尔滨的重点产业集群。
绿色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哈尔滨是我国传统的优质粮食产区,绿色食品加工业已成为其龙头产业,并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已连续举办两届的国际农博会展示了哈尔滨在这一经济领域的潜在国际影响力和引导力。
云计算产业集群。云计算是未来信息化领域最重要的科技产业之一。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产业自身发展的未来市场规模,而且在于极有可能会影响和改变当前的产业组织方式,并衍生新的产业类型,如银行后台服务业等。哈尔滨具有发展云计算所青睐的冷气候和稳地质这些显着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人才积累优势,目前也已建成的中国云谷基地,具有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未来东北亚云计算中心的良好基础。借助云计算产业发展,推动哈尔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
机器人产业集群。哈尔滨在机器人学方面已积累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哈尔滨应积极快速地将这一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在国内机器人工业方兴未艾之际抢占机器人产业化先机。
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作为我国主要的航空工业基地,航空类产业集群在哈尔滨极具发展潜力和优势。在低空开放等国家宏观政策的不断改进和个人商用飞机不断成长下,哈尔滨应将该产业集群作为优先关注的发展领域。
“三大动力”产业集群。“三大动力”是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最久、最为成熟的制造业产业,主要包括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三家企业坐落在长约1.5千米的三大动力路上,地理空间上相互临近,现已合并组建成哈尔滨电站集团,具备以此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医药产业集群:哈尔滨医药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哈尔滨市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总量和资产总额占黑龙江全省医药产业的70%~80%。更为重要的是,哈药集团已经为哈尔滨创造了很好的品牌效应,而各大私营企业的发展又为医药产品的多元化提供了新动力。未来哈尔滨可一方面加快医药新品种的研发,一方面通过公私合作和有机互动,优化提升医药产业的竞争力。
增强空间结构优化,开拓新的空间引擎
作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的经济空间布局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园区相对独立的体系,在产业集群化竞争时代面临着若干问题。哈尔滨近年来实施的新空间发展战略,即“南扩、北跃、中兴、强县”战略,正在逐渐改变哈尔滨以往发展过于分散的劣势,使其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势头。考虑到哈尔滨未来的新定位和发展动力,在“中兴”板块,应加快高端社区的建设,以支撑哈尔滨整体服务业经济的提升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强化“西联”的空间板块,即围绕着机场扩建和高铁站点周边的高端开发打造新的产城一体化发展空间,为打造哈尔滨未来新经济制高点和全球竞争力开拓新的空间引擎,实现哈尔滨的战略重生。
新近成立的哈西新区是实现这一空间优化的有利保证。哈西新区包含原有的哈西工业区、群力新区、空港区及其周边区县,用地条件好,发展空间广阔,具备引领哈尔滨走向新未来的要素条件,特别是空港物流和高铁等通达性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哈西新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强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哈尔滨有可能将全球化经济体系和中国经济体系的双重优势耦合于这一新区。
作为哈尔滨空间优化的突破口,哈西新区的近期建设重点可考虑在机场北边的松花江畔建设一个空港新城,其功能以配合和呼应太平机场的扩建,吸纳机场员工和为空港服务的有关人口,未来该新镇还可以发展为物流和短期商务会议服务等更多的其他服务功能。长远还可学习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都市社区的建设经验,成为哈尔滨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空间支点和平台。与新镇并行建设的,还应包括空港物流园及物流保税区及有关新产业集群的开发,包括机器人量产、国际云计算、绿色食品和生物制品、航空配套等产业集群的开发。对应于全球化新经济体系的打造,以高铁站点为核心的地区则可以考虑更多地融入到国内经济体系当中,特别是强调高端人才交流和高端旅游会展业的平台建设,带动群力新社区的兴旺。
对已有的开发区则应甄别对待,突出重点,强化产业集群的深度开发。特别是在哈南工业新城以中国云谷为依托,发展云计算数据存储,同时在北部科技创新城为云计算后台服务(金融、医药、电力等)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在哈南工业新城以航空复合材料为切入点发展航空产业集群。以利民开发区为基础,继续深入发展医药产业集群。在周边乡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同时,在迎宾路哈尔滨经济开发区建设大型绿色食品加工业基地,引领周边乡村和哈尔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
挖掘城市潜力,打造新的开放前沿
哈尔滨具有在我国城镇体系中承担更重要角色和成为我国新开放前沿的巨大潜力。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哈尔滨在上世纪初叶的世界城市体系中曾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远东铁路的建成、边境口岸的自由开放和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国际移民特别是犹太移民的进入,哈尔滨获得第一次现代城市发展。伴随着16国领事馆的进驻,哈尔滨成为“东方莫斯科”,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二是哈尔滨在中国城市体系中也曾拥有显赫地位。作为新中国解放最早的一个大城市,哈尔滨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美誉。长期以来一直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动力基地;三是黑龙江地域广阔,人地矛盾小,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丰裕,一直是中国粮仓之所在和战略后方,随着全球新一轮发展对水、土、粮食、石油等战略资源需求的加剧,黑龙江具备成为我国未来参与国际新竞争的战略要地和新前沿;四是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哈尔滨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相对地位不断下降,但近5年来的经济增长已呈现出迎头赶上的态势;五是哈尔滨在全球航空航线的重构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连接北美和欧亚心脏地带最便捷的航空通道,随着全球化深入和国际间开放天空的加快,哈尔滨的航空区位优势必将凸显,从而带动其航空物流和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哈西新区的建立为这种“全球思维、地方行动”的优化发展提供了载体。
以生态文明理念及“五位一体、四化并进”为鲜明特征的中国新一轮发展浪潮为哈尔滨重拾辉煌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探索中,我国已明确提出将以高品质城市化和精细化社会管理为抓手,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并举的推动下,推进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生态全方位和谐发展。在这一轮发展大势中,哈尔滨面临着全面提升其竞争力的众多优势和机遇,特别是在土地资源、人才储备、食品安全、生态保育、城乡互动、地缘政治区位、工业基础等方面,面临巨大开发潜力。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确立重点产业集群
以产业集群为平台,整体提升哈尔滨的产业竞争能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国有企业运行机制转变。产业集群的选择不仅要立足于发展现状,更需要审视外部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为此需要从本地产业发展与产业链条、本地优势(特殊)资源与市场需求、现代产业与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城市和产业间竞争态势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哈尔滨的重点产业集群。
绿色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哈尔滨是我国传统的优质粮食产区,绿色食品加工业已成为其龙头产业,并越来越产生重要影响,已连续举办两届的国际农博会展示了哈尔滨在这一经济领域的潜在国际影响力和引导力。
云计算产业集群。云计算是未来信息化领域最重要的科技产业之一。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产业自身发展的未来市场规模,而且在于极有可能会影响和改变当前的产业组织方式,并衍生新的产业类型,如银行后台服务业等。哈尔滨具有发展云计算所青睐的冷气候和稳地质这些显着的自然条件优势和人才积累优势,目前也已建成的中国云谷基地,具有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国东北地区乃至未来东北亚云计算中心的良好基础。借助云计算产业发展,推动哈尔滨经济结构全面升级。
机器人产业集群。哈尔滨在机器人学方面已积累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在机器人智能化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哈尔滨应积极快速地将这一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在国内机器人工业方兴未艾之际抢占机器人产业化先机。
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作为我国主要的航空工业基地,航空类产业集群在哈尔滨极具发展潜力和优势。在低空开放等国家宏观政策的不断改进和个人商用飞机不断成长下,哈尔滨应将该产业集群作为优先关注的发展领域。
“三大动力”产业集群。“三大动力”是哈尔滨市工业发展最久、最为成熟的制造业产业,主要包括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三家企业坐落在长约1.5千米的三大动力路上,地理空间上相互临近,现已合并组建成哈尔滨电站集团,具备以此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的良好条件。
医药产业集群:哈尔滨医药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是哈尔滨市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总量和资产总额占黑龙江全省医药产业的70%~80%。更为重要的是,哈药集团已经为哈尔滨创造了很好的品牌效应,而各大私营企业的发展又为医药产品的多元化提供了新动力。未来哈尔滨可一方面加快医药新品种的研发,一方面通过公私合作和有机互动,优化提升医药产业的竞争力。
增强空间结构优化,开拓新的空间引擎
作为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之一,哈尔滨的经济空间布局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工业园区相对独立的体系,在产业集群化竞争时代面临着若干问题。哈尔滨近年来实施的新空间发展战略,即“南扩、北跃、中兴、强县”战略,正在逐渐改变哈尔滨以往发展过于分散的劣势,使其人口经济社会发展表现出良好的势头。考虑到哈尔滨未来的新定位和发展动力,在“中兴”板块,应加快高端社区的建设,以支撑哈尔滨整体服务业经济的提升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和强化“西联”的空间板块,即围绕着机场扩建和高铁站点周边的高端开发打造新的产城一体化发展空间,为打造哈尔滨未来新经济制高点和全球竞争力开拓新的空间引擎,实现哈尔滨的战略重生。
新近成立的哈西新区是实现这一空间优化的有利保证。哈西新区包含原有的哈西工业区、群力新区、空港区及其周边区县,用地条件好,发展空间广阔,具备引领哈尔滨走向新未来的要素条件,特别是空港物流和高铁等通达性生产要素的集聚为哈西新区的腾飞奠定了坚强的物质基础,从而使哈尔滨有可能将全球化经济体系和中国经济体系的双重优势耦合于这一新区。
作为哈尔滨空间优化的突破口,哈西新区的近期建设重点可考虑在机场北边的松花江畔建设一个空港新城,其功能以配合和呼应太平机场的扩建,吸纳机场员工和为空港服务的有关人口,未来该新镇还可以发展为物流和短期商务会议服务等更多的其他服务功能。长远还可学习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都市社区的建设经验,成为哈尔滨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空间支点和平台。与新镇并行建设的,还应包括空港物流园及物流保税区及有关新产业集群的开发,包括机器人量产、国际云计算、绿色食品和生物制品、航空配套等产业集群的开发。对应于全球化新经济体系的打造,以高铁站点为核心的地区则可以考虑更多地融入到国内经济体系当中,特别是强调高端人才交流和高端旅游会展业的平台建设,带动群力新社区的兴旺。
对已有的开发区则应甄别对待,突出重点,强化产业集群的深度开发。特别是在哈南工业新城以中国云谷为依托,发展云计算数据存储,同时在北部科技创新城为云计算后台服务(金融、医药、电力等)的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在哈南工业新城以航空复合材料为切入点发展航空产业集群。以利民开发区为基础,继续深入发展医药产业集群。在周边乡村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的同时,在迎宾路哈尔滨经济开发区建设大型绿色食品加工业基地,引领周边乡村和哈尔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
挖掘城市潜力,打造新的开放前沿
哈尔滨具有在我国城镇体系中承担更重要角色和成为我国新开放前沿的巨大潜力。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哈尔滨在上世纪初叶的世界城市体系中曾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远东铁路的建成、边境口岸的自由开放和二次世界大战前夜国际移民特别是犹太移民的进入,哈尔滨获得第一次现代城市发展。伴随着16国领事馆的进驻,哈尔滨成为“东方莫斯科”,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二是哈尔滨在中国城市体系中也曾拥有显赫地位。作为新中国解放最早的一个大城市,哈尔滨素有共和国长子之美誉。长期以来一直是新中国当之无愧的动力基地;三是黑龙江地域广阔,人地矛盾小,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丰裕,一直是中国粮仓之所在和战略后方,随着全球新一轮发展对水、土、粮食、石油等战略资源需求的加剧,黑龙江具备成为我国未来参与国际新竞争的战略要地和新前沿;四是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来,哈尔滨在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相对地位不断下降,但近5年来的经济增长已呈现出迎头赶上的态势;五是哈尔滨在全球航空航线的重构中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连接北美和欧亚心脏地带最便捷的航空通道,随着全球化深入和国际间开放天空的加快,哈尔滨的航空区位优势必将凸显,从而带动其航空物流和相关产业的大发展。哈西新区的建立为这种“全球思维、地方行动”的优化发展提供了载体。
以生态文明理念及“五位一体、四化并进”为鲜明特征的中国新一轮发展浪潮为哈尔滨重拾辉煌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跨越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的探索中,我国已明确提出将以高品质城市化和精细化社会管理为抓手,在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并举的推动下,推进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和生态全方位和谐发展。在这一轮发展大势中,哈尔滨面临着全面提升其竞争力的众多优势和机遇,特别是在土地资源、人才储备、食品安全、生态保育、城乡互动、地缘政治区位、工业基础等方面,面临巨大开发潜力。
下一条:房子改变社会生态:大城... 上一条:癸卯年拜谒炎帝神农大典... |
文化产业更多>>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