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文化邮箱: 381169311@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大型活动 »中华文化在非洲:走进去 扎下根

中华文化在非洲:走进去 扎下根

2015年04月12日

3月28日,贝宁中国文化中心舞龙舞狮表演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第一届科托努国际狂欢节。图为中心舞龙舞狮表演队在游行队伍中。白光明摄

第二届坦桑尼亚国际武术大赛比赛现场

  近年来,文化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非工作“真、实、亲、诚”方针和李克强总理“推动中非经贸和人文交流两个轮子一起转”要求,积极开展在非洲的文化交流工作,在传播内容、方式、渠道等多方面均找到恰当的着力点,逐步推出一大批深受非洲人民欢迎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走出去,而且走进去,成效斐然。

  中华武术最风靡

  非洲人非常喜爱中国功夫,不少人接触过武术或有习武的习惯。文化部抓住了这一特点,在非洲多国有针对性地推广武术,传播效果显著。2014年7月,记者曾随美丽天津艺术团赴南非、乌干达访演,对非洲人民对中国功夫的热情深有感触。在南非国家艺术节正式演出前的小型演出和街头巡游上,几位年轻的中国武术表演者俨然成了大明星,观众将他们团团围住,竖起大拇指高喊“中国功夫”,连怀抱婴儿的妇人也驻足观看。在乌干达首都坎帕拉,中国武术冠军们展示了鹰爪拳、螳螂拳、蛇拳、虎拳等各种拳术,台下鼓掌声、叫好声响成一片,不少观众一直举着手机追踪拍摄,生怕错过了任何招式。

  举办形式多样的武术表演、培训、比赛,成为中国文化走进非洲的有效切入点。多年来,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武术班一直以高水平的教学吸引着当地的武术爱好者,在埃及已颇有名气。据记者了解,即使是在天气酷热的穆斯林斋月,当地学员依然踊跃参加武术班,甚至有武术迷从300公里外专程驱车4个多小时前来学习。可以说,无论男女老少,当地人都对中华武术表现出了一股痴迷的劲头。

  2014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坦桑尼亚国际武术大赛场面可谓惊人。这次大赛面向东非地区,来自坦桑尼亚、津巴布韦、马拉维、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多个国家的选手参加了比赛。中华武术在非洲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互动活动反响好

  非洲人大多活泼好动。实践表明,互动式的文化活动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通过亲身体验,非洲民众更好、更快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互动体验式的文化交流活动越来越成为首选。

  在3月18日开幕的第22届突尼斯斯法克斯国际儿童图书展上,中国驻突尼斯大使馆文化处用中国特色装饰品布置了“中国厅”,展出了有关中国文化的法语、阿拉伯语儿童图书近千册。孔子课堂的老师通过图片、生词卡片、视频等教参展儿童简单的汉语表达和词汇,反响热烈。两位失明的小女孩,艾玛和马利克,在母亲的带领下来到中国展厅。这位母亲说,孩子非常喜欢中国,听说有“中国厅”就坚持要来,虽然看不见,但她们用手触摸一本本中国书,并说希望将来有机会学习汉语。

  今年的元宵佳节,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了别开生面的“庆元宵”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在近两小时的活动中,教师和志愿者以小品表演和实物展示的形式,向参加活动的来宾和学生介绍了中国春节。通过中国书法体验、挑战筷子、记忆大王及头脑风暴4个体验台,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中国书法临摹、十二生肖背诵、灯谜有奖竞猜和筷子使用等,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部省合作”打开新局面

  记者从文化部外联局非洲处了解到,2012年至2014年,文化部着力实施“对非文化工作部省合作计划”,调动国内与国外、中央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的资源,支持浙江、内蒙古、江苏等12个省(区、市)与中国驻非洲22国使馆合作,共同开展对非文化项目。3年间,共开展文化活动67项,覆盖非洲64个国家(次)。其中,中国共派出39个艺术团出访,共计825人;中非文化机构间签署67个合作协议;调动地方资金近2200万人民币。通过“部省合作”机制,对非文化工作的新局面已经打开。

  在过去几年,贝宁中国文化中心通过与青海、重庆、吉林、湖南等省市开展“部省合作”,以访演、培训、文化综合展示、客座创作等不同形式,有效地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地展示了当代中国整体形象和地方文化发展成果,取得了良好成效。

  作为“2014部省对口合作”项目,湖南文化代表团于2014年4月访问贝宁,与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就当年的部省合作事宜进行探讨,并考察了解当地的文化需求和文化资源,共同对可实施的项目做出规划。当年8月,湖南民族艺术团参加贝宁独立日演出,在科托努及周边共举办3场面向不同人群的演出,现场观赏人数总计超过8000人次,贝宁国家电视台还对前两场演出进行了现场直播。11月,湖南艺术家赴贝宁采风创作,与当地艺术家共同举办“中贝艺术联展”。

  2014年辽宁省作为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部省合作”项目对口省份,在双方推动下,完成3次艺术团访演:辽宁芭蕾舞艺术团“欢度春节”访演,受到毛里求斯总统等政要及媒体的好评;在第十届毛里求斯唐人街美食文化节期间,辽宁艺术团和两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当地民众展示辽宁歌舞和特色小吃,为美食节带来了中国民族异域风情;在第九届龙舟节上,辽宁艺术团除了歌舞外,还带去了精彩的笛子、琵琶、唢呐和二胡等器乐演奏,令当地民众耳目一新。

  人力资源培训惠及民生

  在开展形形色色的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文化部重视文化软援助,加强对非人力资源培训,推动文化合作成果惠及非洲民生。据介绍,2012年至2014年,文化部和参与“部省合作”的省市合作,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对非文化人力资源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武术、刺绣、竹编、动漫及电视剧制作等。文化部共派遣14个工作组赴非,为非洲国家培训文化人才510人。

  3月13日,由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馆、坦中促进中心等机构联合举办的第二期尼雷尔国际机场初级汉语培训班结业。该培训班是首个面向坦桑尼亚政府职能部门开设的汉语教学班。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来自机场运行管理处、移民局、医疗卫生处、安保处等不同部门。培训班深受学员欢迎,第一期培训班27名学员已于2014年顺利结业,第三期培训班将于近期开课。

  目前,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定期举办汉语学习班,每期3个月,分初、中、高三个等级,在尼日利亚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应塞舌尔文化部邀请,2012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淑萍在塞舌尔开设短训班,传授刺绣技艺。塞舌尔民众对中国刺绣技艺兴趣浓厚,来自塞舌尔视觉艺术学校、青年协会等的50余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塞舌尔文化部呼吁学员在培训班结束后继续练习刺绣技术,并将它运用到生产和生活中去。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