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文化邮箱: 381169311@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美丽工程 »微时代的美学

微时代的美学

2016年02月09日

编者按 

    随着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双向互动的微时代。微时代改变了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基本形态,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并引发了“微时代的美学”。那么,微时代的美学与既有的美学知识传统有何不同,它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学术研究带来哪些改变,我们应当如何认识、适应和引领微时代的美学?本版今天特组织刊发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上述问题做出回应,希望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

微时代: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重构
作者:王德胜 
 

   生活审美化趋势 

    一直以来,我们既有的美学知识传统总是把审美价值的创造与人对生活实践的积极审视和内在体验联系在一起,强调美学经验的确立离不开人的生活反思能力。而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互联网信息生产能力的普遍依赖,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评论、微广告等各式各样的“微”现象,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以普通大众日常活动及其感受满足来实现当下生活意义的“微时代”。一方面,日常生活被简化为瞬间性、规模化和具有直接消费功能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广泛改变着当下社会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通过直接改变人的生活感受方式,微时代又进一步加剧了生活现实与人生意义、日常感受与美学经验的分裂,深刻地影响了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态度和意义期待。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愉悦性视听消费,生活反思的历史功能被置换为当下活动本身的生活满足功能。这些都规模空前地引发了生活审美化的普遍趋势。 

    与此同时,互联网信息生产与消费的海量化,特别是移动技术的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地制造了微时代生活的审美普泛化特征。在对真伪同俱、细碎分散而又来去匆匆的日常生活的直接感受中,“美”已不再是指示生活目标的升华之境,不复是引导人的现实活动走向持久生命追求的永恒价值体系,而是直接泛化为人在各种“微”生活过程中的自我想象目标;“审美”不再是特定意义上人的精神活动,而是作为一种普遍泛化的日常生活形象,陈述着每个人的当下情绪与生活感受。 

  美学知识传统的处境 

    微时代的到来,在文化层面上促成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产性”:在人的日常感受与生活满足方面,层出不穷的“微”现象向人们提供了数量巨大且感性直观的对象内容,这种内容生产的“微化”为人们迅速获取生活表象打开了方便的通道;在个体感受向群体经验的社会扩张方面,移动互联网信息生产与传播的便捷化和自由性,为人们在当下活动中解除审美的精英特质、普遍分享草根化的生活意义,提供了广阔的现实环境。于是,同以往时代相比,微时代生活的美学现实,就在于人的生活反思能力、生活体验的历史过程不断被移动互联网信息生产与消费活动所屏蔽,而直观化、消费性的日常感受则直接成为满足人们当下生活情绪的审美产品。也因此,在微时代生活语境中,相对于已经成为一种知识传统的既有美学理论来说,“美”之为何,何为“审美”,注定将以一种新的实践形态进入美学的思考范围。 

    长期以来,作为知识传统的既有美学理论,曾经为人们从日常生活感受走向审美价值体验、从世俗满足的偶然性提升到心灵感动的超越性,确定了一个由生活体验的深度性、心灵精神的纯粹性和历史价值的恒定性所定义的美的知识边界。只有在这个边界之内,“审美”才是真正指向生活品质改造与意义发现的人的精神实践方式,美的生活才可能真正体现人的生命活动的创造性意义,并由此获得美学阐释的知识前景。换句话说,在既有的美学知识体系中,人的日常活动、具体生活感受只有自觉接受了充分而深刻的精神洗礼,才可能最终成为美学的对象。 

    然而,生活审美化的微时代,却迅速破坏了这一边界的现实有效性。在连续扩张日常生活的丰富性、生活满足的生动性过程中,发达的移动互联网不仅为人们制造出目不暇接的灿烂生活感受,而且把日常感受的获取过程直接嫁接到生活满足的审美想象方式之上,快速实现了日常感受与意义体验一体化。当微博把专业化的文艺评论微化为人人皆可操作的140个字符、微信中一个“赞”的符号便充当了清晰具体的情感认同,很显然,在这种日常感受向感性快乐、个体生活经验向集体共享意义的直接转移过程中,微时代在营造生活审美化、充实人的当下期待的同时,也为人们在日常活动中绕开精神超越的美学要求提供了巨大便利。而这种对于美和审美既定边界的突破,一方面表明了美学知识传统在微时代所遭遇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挑战了我们熟知的美学价值建构模式。如果说,曾经以往,美学总是以不断提纯人的生活感受、持续实现日常感受向精神体验的升华作为美的生活之所,那么,在今天这个时代,碎片化、即时化和草根化的生活微化实践,则开始日渐明确地指向了一种新的、日常生活意义的美学建构——日常感受的平面性及其低密度的价值满足,普遍置换了生活审美的深度性和恒久性追求。 

    微时代改变了人们的当下生活,也有力地改变了生活意义的确立方式;它大规模地扩张了人们的日常感受领域,也普遍地突破了美学知识传统所订立的精神规则。面对业已去除了知识边界的审美现实,美学本身无疑需要形成一种新的生活阐释能力。 

  回到人的日常感受 

    进入微时代,美学需要完成的不是一项单纯的知识增量工作,更应该是实际地面对人的生活现实及其意义实现方式的改变,通过具体转换美学的知识建构形态,在人的日常生活领域重构美学话语,进而形成能够主动适应微时代生活实践的美学批评能力。 

    具体来讲,微时代美学话语的重构,首先建立在重新认识美学知识传统之上。如果说,美学曾经在对人的存在及其生活价值创造进行宏大把握的基础上,历史地建构了“从日常生活的无意义向美学意义的知识性生成”这样一种生活改造话语模式,那么,进入微时代,随着美的知识边界被沟通无限的移动互联网信息生产与消费能力所破坏,微时代生活赋予人的日常感受以更加广泛而直接的审美生动性,而具体微观、立足当下的意义实现方式则被普遍引入到人的日常感受之中。为此,微时代的美学话语重构,有必要通过有意识地整理现实中的生活碎片,一定程度地接受日常感受的粗糙性和不确定性,以便能够进入到人对当下生活的意义收获方式之中,发掘日常生活的“微化”意义及其所引导的审美满足经验。应该看到,对美学知识传统的重新认识,不仅将在理论上产生微时代生活审美化的明确意识,也是对人的生活意义进行现实规划的特定前提。 

    其次,微时代的美学话语重构,必须能够现实地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关注移动互联网信息生产与传播能力的实现。微时代在技术层面构造出各种新的生活感受方式与形态,在对象层面制造了规模巨大的日常感受内容,它们正是消解美的知识边界、弱化美学的生活阐释能力的现实原因。二是充分关注表象直观、需求多元、消费群体化的微时代生活实践,以及这种生活实践形态对于人的意义感受活动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事实上,能否充分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关注,既直接影响美学对于微时代生活的介入性批评能力,也在丰富人的日常感受、积极维护和改善生活感性的功能价值方面,对美学话语的重构方向提出了具体的理论要求。 

    可以认为,从日常生活的纷繁细碎中积极发现生活的感动力量,在人的日常感受的活跃丰富中体会意义的收获满足,指示了一种新的美学可能性。由此,从既有知识传统回到人的日常感受这一现实出发点,在生活的当下实践形态中寻求意义建构的新模式、新前景,乃是微时代美学实现重构性发展、确立理论信心的基本路径。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微时代的审美生活与微小时间呵护
作者:刘彦顺 


 
    对微时代审美生活的内在特性、意义及规律进行总结、研究是极为必要与迫切的,而且这种必要与迫切集中体现在对个人微小时间的呵护上。


    就其必要性来看,正是因为审美对象的微小或微型化,人们的欣赏与分享才会占用相对微小的时间长度。就目前以微信、微博为最主要代表的“微媒介”来看,其存在状态最为主要的标志是——每条微博在字数上不超过140字,所发图片不超过9张,微信的微视不超过8秒钟。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字内容与图片虽然可以增多,但其最为主要的载体也是以私人性、便携性以及使用频繁性为特征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使用时间总是在我们身处地铁、汽车、商场、家庭、日常交际场所或者工作之余。


    就其迫切性来看,一方面,微媒介作为审美媒介之一,其发展与更新日新月异,当今数码技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与发展,能够让人在数月、数天之内感受到审美媒介最为剧烈的变化与更新。另一方面,从微媒介的用户数量来看,微信、微博等客户端数以亿计的用户量的产生,标志着微时代的来临。


    上述两个方面是密切交融在一起的。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一个由大部分国民或网民共同参与,且使用频率极高、私人性极强的审美生活微时代业已产生,其得以存在的核心价值就是对于个体微小时间的关切与呵护。


    这里所说的微小时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就客观社会时间的长短而言,对微博与微信的接受时间较短;其二是就微媒介的使用活动自身作为一个过程而言,它既与社会生活中其他的、用于社会生产的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也与其他审美活动有着显著的不同。


    就用于社会生产的活动时间而言,其主要的表现是,如果要完成由社会分工所决定的劳动实践或者工作,就必须要保证社会时间的完整与宏大,比如每天例行的上班或者职业行为都必须遵守社会时间的规定,这种时间不仅占据了人生时间的绝大部分,而且为了让社会组织变得井然有序,这种时间必定是组织化的、结构化的,具有完整、宏大、严谨、规则、有序、持久的特性。


    就用于欣赏微媒介之外审美对象的活动而言,比如以“书”的面目出现的文学作品、以音像设备播放的音像作品、以剧院或者电影院作为观赏场所的电影作品等等,它们的篇幅往往较长,占用的空间较大,对它们的欣赏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专门的空间或环境。比如欣赏3D电影必须在专门的剧院里完成,欣赏博物馆里的工艺品必须亲临其中。另外,网络上的其他数码艺术也与以微信、微博为载体的微媒介艺术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很多文学博客需要人们精心构思,篇幅也较长,因而愈来愈成为精英化与专业化的选择,对其进行欣赏、接受所需的注意力也较为集中、绵长。


    相比之下,微时代审美生活关注、关切的是那些不规则的、偶然性的、飘忽不定的、不可预知的微小时间,这些时间往往是琐碎的,但是在数量上的存在却是丰富的,甚至是海量的,尤其是在人们的上述社会时间之中就弥漫性地夹杂有微小时间,因为人们在完成那些规则、严谨、持久的活动时,总是需要停顿或者间歇的,总是需要休息、闲暇间的娱乐的,而且人们在很多情境中,也不可能总是一直进行需要较长的、固定的时间与特定环境的审美生活。自此而言,这正是微美学或者微时代美学滋生的源源不绝的时机与动力。


    其实,仅就微博与微信的字数来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就有数不清的诗词作品的篇幅在140字之内,在《诗三百》《古诗十九首》之中恐怕没有超过这个字数的作品,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大多数格律诗中,也没有超过这个字数限制的。这意味着,微媒介作为一种审美文化的特征与意义在人类审美生活史上是一直存在着的,只是到了今天,这种审美价值的功能才被独立与分化出来,其实现的状态也超越了人类审美文化史的任何一个时期。微时代审美文化必然产生特定的文体类型,比如语言的、音乐的、图像的、电影的甚至综合的。这些文字、图像、视频都完全可能产生艺术性效果或者审美效应,而且也完全有可能产生精致的作品,因为单单从微博与微信的用户数量来看就是海量的、惊人的,其中不仅有擅长进行艺术创作、审美设计的大量专业人员参与,他们会创造出精致的作品在微博与微信上传播;而且普通网民既是消费者,又是创作者、评论者与传播者。因而,在表面上看来,微博与微信似乎是人人参与、庸佳混杂的,但是这同样更是一个在传播中进行优选、举荐、优胜劣汰的过程,只有那些能够给人带来更佳体验的视听信息、图像与视频,才会在这种自然的审美竞争之中凸显出来。


    因而,面对如此巨大、海量的微媒介用户,如何更好地呵护其微小时间,如何主动地为微审美活动服务,尤其是在微审美世界中倡导积极的、正面的、精致的审美精神,以便在这样一个中性的媒介平台上实现优胜劣汰,从而加速优质审美信息的传播,是一个意义与价值极为重大的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微时代语境下的全民艺术审美
作者:李雷 


 
    当下,在社会及日常生活领域,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营销等引领的“微”风暴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发“大”变革,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与审美等的“微”转型正在悄然发生,并由此综合生成一种新型社会文化话语——“微文化”。毫不夸张地说,人类社会正不可逆转地步入“微时代”。


    微文化的迅速勃兴,与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密切相关。这些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与广泛应用,使得大至宏观社会、小到微观个体都产生了诸多变化。单就审美文化层面而言,无论是社会整体的美学图景与审美风尚,还是民众个体的文艺观念与审美取向,较之以往都存在明显差异,一种强调资源共享、多元共生、生活与审美互融的新型审美文化逻辑正广泛渗透于微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态之中,并不断生成和塑造着媒介技术力量占据主导、社会民众普遍参与的全新审美文化现实。


    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主张,“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每一次媒介技术进步皆意味着人类认知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与能力的巨大提升。“微时代”的媒介技术革新与融合,同样改变和重塑着人们的审美感知方式,传统艺术审美活动的固有流程与常规秩序几乎被颠覆一新,德国美学家本雅明所崇尚的“灵韵”艺术的原真性与神圣性亦消失殆尽,艺术审美的世俗化与民主化程度愈来愈高。可以说,自马塞尔·杜尚的现成品艺术以来,被逐渐缝合的艺术与生活在微时代实现了进一步的融合互渗。这不仅表现在艺术的鉴赏只需通过手指在智能手机上的简单点击或滑动即可实现,艺术接受的场所不再局限于美术馆、博物馆、剧院或影院等传统艺术空间而扩大至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更重要的是,艺术创造不再为少数精英们独享,数字媒介技术带来的专业门槛和诸种成本的降低,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单纯的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成为了真正意义上“审美的人”。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相关艺术知识的了解、基本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等正变得越来越简便易行,这些都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人直接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摄影、录像乃至绘画,并借助相关应用软件对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编辑处理,然后迅速上传至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广大网友分享互动。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等艺术形式,便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显然,这类与微时代相伴而生的新型艺术形式,既是基于传统艺术形态衍生而出的,又较之传统艺术形态有着迥然不同的创作表征与美学特质,人们对其的审美接受也自然表现出“微时代”特有的风格印记。


    首先,区别于传统艺术形态,微艺术往往采取“以小博大”的创作策略,鲜少追求所谓的宏大叙事、经典话语或史诗巨作,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和个人化叙事,处处彰显出微体量、微周期、微制作等特点。不仅如此,现代人碎片化的生活状态、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数字媒体交互快捷的传播特性,决定了微艺术若想获得持续的关注度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创作者们必须不断加快作品的推陈出新,这势必需要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缩短创作周期。


    其次,与传统的艺术创作者角色主要由精英艺术家来承担不同,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除却职业艺术家,更多的是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平等性、开放性与交互性等特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民众,既可以轻易地借助微艺术形式参与到艺术创作之中,实现自我的艺术审美表达;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艺术欣赏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审美对话。这不仅有利于打破以往艺术审美的精英化垄断,为民众关于自我生活故事、情感经验等的艺术化表达创造了诸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些许别样的底层视角和新颖的技术手法,有利于精英与草根双方在文艺创作层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


    再次,创作上的微观性和偏草根性,使得微艺术的主题内容与风格特点往往与传统艺术形态有所差异。作为微文化的主体力量与微艺术创作的生力军,青年草根群体往往拥有专门艺术从业者所不具备的巨大自由度:一方面,他们可以摆脱专业艺术创作的诸多条框与教条的束缚,无须顾及所谓的创作忌讳,纯粹从自我的情感表达和已有的艺术认知出发“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另一方面,平等开放的网络公共空间,为其从事艺术创作开辟了前所未有的便捷通道,借助网络他们可以轻松收集诸种创作素材,自如地将艺术灵感转化为带有鲜明自我印记的艺术作品。这种自由度的获得,使他们的微艺术作品视角颇为独特,主题也异常丰富,往往与现实生活有着较高的切合度。


    不难看出,作为微时代特有的艺术形态,微艺术在为民众提供新型艺术审美对象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审美感知方式的革新与审美旨趣的部分转变。可以说,微艺术与传统艺术形态彼此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构成了当下人们艺术审美活动的主体内容,共同引领着时代审美主题与风尚的变迁。


    但不容忽视的是,系统的艺术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艺术训练的相对缺乏,外加社会阅历与人生经验的相对不足,往往导致青年草根群体创作的微艺术作品的审美品质难以保障。实践中,存在着话题性强而思想性与艺术性弱、形式新奇而内容空洞、模仿痕迹明显而原创性差、娱乐意味过重而缺少高雅美学格调等一系列创作弊病,甚至在文艺价值取向上出现严重偏差,置艺术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不顾,而片面追求“娱乐至死”和“金钱至上”,这些显然有悖于理想的审美价值规范,也不利于健康审美趣味的养成,这是微艺术创作亟须重点加以引导和纠正的地方。


    德国著名艺术家博伊斯在上个世纪曾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主张,他相信,只要以认真的态度去独立思考,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如今,这个浪漫主张似乎正在转变为一种社会文化现实,微时代媒介技术的革新与融合,极大地激活了民众潜在的审美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民众的审美接受与艺术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与物质条件,从而使“人人都是艺术家”不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上一条:美的本质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