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文化邮箱: 381169311@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民族文化 »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简介

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简介

2018年04月06日

1、      回族

   回族现有人口1000万,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人口居第三位。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分布较为集中。

   回族是以中亚细亚各民族为主要族源,并以移民迁徙方式和商业交流活动在中国境内逐渐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保持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共同体。回族族体的最早来源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唐宋时期)来华经商留居的穆斯林“蕃客”后裔;回族主要来源是公元13世纪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时期以各种身份从波斯、中亚细亚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签发或自愿东来的各族穆斯林(他们首先成为元朝社会地位较高的色目人之主要组成部分,人数达到数十万);回回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分别吸收了所在地区的汉、维吾尔、蒙古等民族的部分成员。

   2、      维吾尔族

   中国维吾尔族总人口约900万,在中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接近或超过苗族,居前四五位。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其中尤以喀什、和田和阿克苏地区最为集中。另外,在湖南(桃源县和常德市)、河南和北京等省市也有部分维吾尔族聚居。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

   3、      哈萨克

   中国哈萨克族人口总数目前已超过120万。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甘肃阿克赛哈萨克自治县和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哈萨克民族主要由古代的乌孙、康居、奄察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大月氏,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共同融合而形成。从13世纪初铁木真为首的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族共同体的最终构成与历史上的“白帐汗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4、      柯尔克孜

   柯尔克孜族目前正在接近15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其余散布在伊犁、塔城、阿克苏和喀什等地区。此外,在黑龙江省嫩江流域的富裕县境内也居住着数百名柯尔克孜族人。

   柯尔克孜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背景,以热情好客闻名于世。早在公元前3世纪,柯尔克孜族先民就已游牧生息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曾隶属于匈奴,后来一部分人迁入新疆天山地区居住。该居住区于公元7世纪正式纳入唐朝版图。

   5、      乌孜别克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现代乌孜别克人主要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国家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乌孜别克族总人口目前有15,000余人,主要分布在北疆的乌鲁木齐、伊宁、木垒、奇台、塔城和南疆的喀什、和田、莎车、叶城等县、市,其中以伊宁居多。

   乌孜别克族的名称,来源于14世纪(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领袖”。

   6、      塔塔尔族
   中国塔塔尔族人口目前已超过0.5万,是中国境内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通古斯语“塔塔尔”,在历史上曾有“达怛”、“鞑靼”等不同译名。中国塔塔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塔城、乌鲁木齐市,另外一些人散居在阿勒泰、奇台、吉木萨尔及南疆的各主要城市。
   塔塔尔族主要是由伏尔加河畔的土著部落、操突厥语的保加尔人和钦察人以及跟随成吉思汗之孙拨都西征的蒙古-鞑靼人逐渐融合形成的。中国的塔塔尔族就是他们的后裔。新疆的塔塔尔族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先后从沙俄统治下的喀山、乌法、图曼、西伯利亚、乌拉尔等地迁来的。
   塔塔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属伊斯兰教中的逊尼派。

   7、      塔吉克
   塔吉克族历史悠久。中国塔吉克族总人口目前正在接近3.8万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分散居住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县,这些县都设有塔吉克民族乡。
   塔吉克族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意即“王冠”。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部落。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分为色勒库尔塔吉克语和瓦罕塔吉克语两种方言。由于民族交往频繁,新疆许多塔吉克族人兼通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普遍使用维吾尔文。

   8、      东乡族
   东乡族人口正在接近或超过40万。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以及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甘肃临夏县、和政县、广河县、康乐县、临夏市、兰州市、定西地区和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一小部分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省区。
   东乡族因居住临夏州以东(古称河州,以河州城为中心,城周围分东、西、南、北四乡),东乡便由此得名。共和国成立以前历代统治者以“东乡回”称之。这是因为东乡族在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方面,基本上与临夏回族相同,在历史文献上常把它归属于“回回“民族之内。人民政府经过民族识别工作,尊重本民族意愿,确定为东乡族。其自治地方命名为东乡族自治县。

   9、      撒拉族
   撒拉族人口目前接近9万。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黄河谷地,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乡一带。部分撒拉族散居于青海省的西宁市及黄南、海北、海西等州和甘肃省夏河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伊宁县等地。
   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在汉文史籍中还有“撒拉儿”、“沙剌”、“撒剌”等多种写法,因信仰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撒拉回”,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
   撒拉族人在体质上保存着许多突厥人的特征,他们身材高大健壮,面部长而呈红色,高鼻圆眼;男子多发,留长胡须,具有果敢刚毅、好习武射箭的民族性格。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撒拉族先民是西突厥乌古斯部的撒鲁尔人,元朝时期从中亚东迁,定居到循化已近有800年的历史。

   10、    保安族
   保安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保安族目前约有1.4万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保安族人口为11683人,甘肃省的保安族为11069人,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0.6%;据1998年底粗略统计,甘肃省保安族人口已超过1.3万人)。保安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及兰州市等地。
   保安族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3月20日,由政务院批准确认的。在以往的历史上,保安族一直被称为“保安回”。保安族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前后,从青海同仁地区迁居甘肃大河家地区,重新建立了新的家园。
   关于保安族的族源,由于缺乏历史记载,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按本民族意愿和所能接受的观点是:保安族是元朝以来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色目人,在青海同仁地区戍边屯垦,同当地蒙、藏等各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步形成的一个民族。

下一条:男儿经
上一条:汉族
扫一扫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