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文化邮箱: 381169311@qq.com

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论坛 »周宏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迈上新台阶

周宏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迈上新台阶

2019年05月30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四个一”: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不仅丰富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中国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五位一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基本方略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谋略,发展理念是行动先导。这些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出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考量。 
    “五位一体”,涵盖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对比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生态文明成为事实上的“短板”。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是形势使然,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基本方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谋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的第九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此,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新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可持续问题。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必须树立和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增强动力,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必须持续推进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这一根本大计,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三大攻坚战。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已明确提出;污染攻坚战是其中之一。风险防范十分重要;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次贷危机或欧债危机,都警示我们金融危机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解决不好会极大威胁国家安全。精准扶贫形势使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到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今明两年是决战决胜阶段。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生态文明建设挑战重重、压力巨大、矛盾突出,还有不少难关要过,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唯如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总之,“四个一”有着严密的逻辑和明晰的层次,既有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又引领中国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征程;既确立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有具体的部署和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是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 
     
    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从实际出发,既提出了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要求,也是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探索新路、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保持战略定力。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最大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是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污染防治是必须跨越的一道重要关口。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能因为经济增长速度降下来、遇到难题了,就回到传统发展思路和模式上,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甚至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必须穿“新鞋”、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好了、宜居了,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广、发展前景也会越来越好。有了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守护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生态优先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坚如磐石的决心和毅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生态环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贯彻新发展理念,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培育新动能和处理老问题上把握好方向、节奏和力度,摒弃粗放、污染型、低品质的发展方式,探索一条顺应国际发展潮流、符合国家战略定位、体现各地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坚持底线思维,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引导产业布局和优化升级,推动企业入园集聚发展,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从“绿色的贫困”到“美丽的富饶”的跨越。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良好的植被、优美的环境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居民群众的新诉求、新期待。“地球是我们的唯一家园”。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必须得到保护。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既能筑牢民生之基,生产必不可少的生态产品,又能满足民生之需,扩大就业、夯实民生之本。“三北”工程经过40年不懈努力,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标志性工程、全球生态治理的成功典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使绿色富民惠民。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应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淘汰环保不达标、污染严重的落后企业,发展资源效率高、环境友好的企业,形成新产业、新动能、新业态。大气污染攻坚战,以污染企业综合整治和达标排放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以散煤清洁化替代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以公路转铁路和柴油货车治理为重点,优化运输结构;以绿化和扬尘综合整治为重点,优化用地结构,还居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是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加快建设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并正常运行。加强土壤污染治理。源头治理是土壤污染防治最有效、最经济的治理方式。大力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等技术,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有效控制住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管控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防止污染地块流转开发使用。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只有咬住不放,既要打攻坚战也要打持久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增强,天蓝、水碧、土净的“美丽中国”才能也一定能实现。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天津日报 

扫一扫关注微信